成功案例|CASE
当前位置: 金年会_金字招牌(中国)官方平台 » 成功案例金年会官方网站首页入口9月2日,在第三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技术赋能生产力发展,推动全媒体传播”分组讨论会上,嘉宾代表们围绕主题畅谈发展心得,把脉报业发展新态势,探讨媒体融合新方向。
当前,以新技术发挥主导作用,倒逼、驱动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已来临。如何推动深融共生平台建设,加快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是报业深化改革的紧要课题。
“媒体融合是不同形式、平台、地域媒体在内容、技术和业务的整合与交互。”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党委委员童杰,结合浙报集团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方面畅谈了发展心得。浙报集团牵头建设“传播大脑”,推动集团主导的“天目云”和浙江广电集团主导的“新蓝云”二云合一,形成全新的“天目蓝云”平台,为构建省市县一体化传播体系,打造融媒“一张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支撑近百家媒体的日常新媒体内容生产、发布和传播工作,汇聚10亿条内容数据。
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技术的角色已经从基础支撑转变为驱动和重塑媒体生态的关键力量。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兼顶端新闻董事长,大河网络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关国锋对此有着深刻的洞察。他介绍,河南日报社倾力打造了“顶端新闻”平台,并推出“一端百面”工程,通过一站式孵化、运营与管理模式的探索,能够精准对接省、市、县三级主流官方媒体的多元化需求,迅速生成定制化的客户端、特色频道等智能媒体产品。高度灵活与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在保障各级媒体保持独立运营特色的同时,实现了技术底层的统一整合与资源的深度共享。
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曹斌以“北京日报超级客户端”为例,分享了如何利用技术赋能,打造深融共生的全媒体传播平台。他认为,超级客户端并非简单地将旗下各子品牌的内容进行堆砌,而是进行了精心的有机整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精准分析用户需求,定制化推送高质量内容。同时,拓展服务边界,将新闻资讯、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等功能融为一体。这一过程中,既保留了各子品牌的独特魅力与深度内容,又通过平台化的运作,实现了内容上的互补与共享,形成了“1+12”的聚合效应。
当前,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新技术正不断革新内容生产方式。如何推动新技术深度融入新闻策划、采集、制作、分发等各生产环节,引发了媒体人的思考。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张晓峰,分享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创新实践。该集团通过其独特的“三轮驱动”融合发展战略,探索出了一条既符合自身实际又符合党媒属性和传播规律的发展道路。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引入了AIGC,利用AI相关能力多模态生成文本、图像和音视频等多样化内容。此外,还建设了统一的视频媒资库,作为视频数据中台,为视频业务提供采集汇聚、智能引擎、检索共享等服务。2023年,该集团流量1亿+作品达256件。
江西日报社社长,江西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万林以江西日报社的实践,展示了如何将新技术应用作为内容形态变革的有力抓手,努力推出具有鲜明时代感和鲜活生命力的精品力作,推动先进技术与优质内容的深度融通。为进一步推动内容生产的创新与发展,江西日报社组建了AIGC等技术研发工作室,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以可视化技术增强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并通过5G、AI、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新闻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创新。
快手是短视频领域头部玩家。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执行总编辑王兴义以今年上线的快手“可灵”视频生成大模型为例,分享了AIGC嵌入生产的实践经验和诸多优势,他认为,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媒体生态中,AI技术所展现的生产力,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象征,更是解决众多内容创作挑战的有效手段。“可灵”以AI为核心,采用类Sora的技术路线并结合多项自研创新技术,带来了更多元的AI创作与互动体验。
在互联网时代,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已成为国际传播的新趋势。应用技术赋能生产力发展,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主流媒体何以作为?
“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国际传播的生态系统。”中国日报社技术中心负责人甘永清在发言中分享了中国日报社用“智能化”赋能内容生产、创新产品形式、支撑采编流程、助力传播力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我们通过AI辅助的内容生成、翻译和多媒体内容创作;通过AI分析用户数据;借助元宇宙等web3.0技术探索文化传播新形式。同时,积极推进中国话语语料库建设,使生成式AI成为传递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有力工具,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建设打造国际传播AI底座,应用于支持核心报道与国际传播业务。”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四川国际传播中心主任分享了如何通过建设国际传播体系,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四川故事。他介绍,川报集团坚持移动优先原则,主攻视频赛道,建设“灵感中国 Inspiration”国际传播旗舰级视频平台,上线一年,平台自有账号的海外粉丝量突破120万,合作账号的海外粉丝量突破1100万,总曝光量超过51亿次。此外,还开发了“Panda Guide 熊猫指南”外籍人士一站式资讯服务平台,提供中、英、葡等语种服务,进一步拓宽了传播场景。
融媒体时代,新技术成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关键。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编委、羊城派App副总编辑、对外传播部主任蒋铮深刻体会到,主流媒体发展新质生产力需“主动拥抱、应用、融合、创新”新技术。此次获评创新案例的“云上岭南”国际传播融平台建设正是此理念的成功实践,它不仅采纳新技术,更构建了高效的国际传播新体系。蒋铮认为,“技术一体化融合”战略的成效在于产品,其多样化、多渠道、立体传播效果,是检验技术是否有效服务内容的最高标准。”羊城晚报外宣依托“1+1+2+N”战略,以“云上岭南”为平台,推动技术融合,广泛连接产品、渠道与用户,现已覆盖全球超4亿用户。
在圆桌交流环节,证券时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江日辉,澎湃新闻澎湃视频直播部主编忻勤,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项辉,乡村干部报社总编辑翟慎良,体坛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体坛周报总编辑骆明先后作了分享交流。
“融媒体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媒体人必须加快适应信息迅猛发展新形势,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嘉宾们积极发言、互动交流,在意犹未尽的气氛中结束讨论。